云制造,是在“制造即服務”理念的基礎上,借鑒了云計算思想發展起來的一個新概念。云制造是先進的信息技術、制造技術以及新興物聯網技術等交叉融合的產品,是制造即服務理念的體現。采取包括云計算在內的當代信息技術前沿理念,支持制造業在廣泛的網絡資源環境下,為產品提供高附加值、低成本和全球化制造的服務。 20世紀60年代,美國科學家約翰?麥卡錫提出了把計算能力變成一種像水和電一樣的公用事業提供給用戶的理念,從而成為云計算思想的起源。半個世紀過去了,人們又設想是否可以將這種理念運用到制造行業,即“云制造”。安防作為新興的高科技產業,和云計算息息相關,有的企業創造性的提出了“云安防”概念。那么,安防是否也會引入“云制造”的模式?現在還不得而知。 云制造究竟是什么?有管理媒體調查顯示,69.47%的人都不清楚這個答案。中國工程院院士李伯虎曾給出了他的定義:“利用網絡、互聯網平臺,按用戶需求組織網上制造資源、制造能力,為用戶提供各類制造服務的一種網絡化制造新模式。它將各類制造資源和制造能力虛擬化、服務化,進行統一、集中的智能化管理,提供一系列標準、規范、可共享的制造服務。” 眾所周知,企業要開發新產品,從研發做起,聯系供應商,購買制造設備,鋪設銷售渠道,幾乎每個環節都得事必躬親,等萬事俱備的時候,很可能商機早已轉瞬即逝。安防企業更是如此。如何盡快把研發轉化為生產、上市,是大多企業管理者頭痛的問題。特別是目前一些安防企業在資金鏈上遇到瓶頸,就更需要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來穩定發展。而云制造模式,也許將會成為安防企業的一種盈利新模式,企業不需要再去苦苦尋覓制造協作服務的提供方,只需要向云制造平臺提出需求,由云平臺去組織制造資源與制造能力來完成設計、加工、生產、協作等訂單。 云制造的表現形式,其實是將電子商務深入到制造業的整個生產過程,將生產流程進行分解,然后眾包給線上的制造資源或制造能力提供商、服務商。從外包到眾包,這其實是個質變的過程。實質上,云制造是依靠信息技術,形成的一種新的協同制造的新模式、新方法,其核心是高效的協同。 安防行業有些企業規模很小,但是也被迫花大精力投入生產,使得其制造成本拉高,面對一些定制化的產品,則生產成本更加高昂。如何改變這種結構不良的局面,其實云制造給了我們一個答案:讓企業像在電子商城里購物一樣,與具備設計、制造、采購、營銷資源和能力的人或組織進行招標比價,從而在最短的時間完成產品的設計、生產以及營銷,這對過去大工廠、大企業的一條龍全包式的做法將會是一種顛覆。 云制造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把制造資源虛擬化,讓制造資源能夠方便地為更多的人來使用。未來的工業體系,會朝兩個方向走,一個是進一步的集中化、標準化,大批量的復制 還有一種是個性化,借助云制造平臺,解決中間交易成本的問題。云制造的模式對于安防的現狀是非常適合的,安防小微企業眾多,它們的方向就是做到最好、最專業。從優化的角度來說,整個社會資源都在云制造的范圍內。現在流行的大規模生產,未來是要微型化,把超級工廠變成一個個小的獨立的生產單元。 當然,云制造的發展將是一個長期的階段性的漸進過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項目工程,需要依靠政府、產業界、學術界多方面的聯合與共同努力。在云制造的推進上,要針對我國制造業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以切實增加制造業及企業經濟社會效益為目標,充分發揮信息化對我國制造業發展的支撐作用,探索以“制造即服務”為核心理念的云制造模式,整合制造資源,提供制造服務,提升制造業自主創新能力,調整優化制造產業結構,促進制造業可持續良性發展,邁向全球產業價值鏈高端。 公司地址:安防展會 http://www.tpy888.cn/news/201402/21/75951.html 咨詢來源:安防資訊 http://www.tpy888.cn/news/